近年来,红谷滩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以新理念为引领,落实公益诉讼督促之诉、协同之诉的定位,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监督、支持、衔接和推动的作用,实现公共利益司法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深度融合。
一是强化法律宣传,不断做大公益诉讼“知晓圈”。积极打开“传声筒”,让公益诉讼“走出去”“传开来”。2021年以来,结合“送法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校园”“公益诉讼进党校课程”“检察为民办实事”等活动,开展公益诉讼宣传11次,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。通过“两微一端”新媒体发布原创稿件40余条,拍摄原创视频3条,被省级以上媒体转载6次。加大宣传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》的力度,检察长亲自进党校开展主题宣讲。
二是强化协作配合,不断做实协同共治“工作圈”。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的优势,制定《关于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内部协作配合机制》,强化各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,构建了全院“一盘棋”工作格局。与区河湖长办、区林长办联合制定《关于推行“河长湖长+检察长”工作机制的意见》《关于建立“林长+检察长”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》,广泛凝聚履职合力,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,形成水资源保护、森林资源保护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。主动对接区审计局,严格落实市检察院与市审计局制定的《关于建立公益诉讼检察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》,形成检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合力。坚持“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”的理念,深化与行政执法机关的磋商机制,发挥好诉前磋商与诉前检察建议等程序优势,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沟通交流,形成良性互动,所有案件均在诉前阶段得以有效解决。
三是强化公众参与,不断做优公益保护“朋友圈”。完善圆桌会议、公开宣告送达、公开听证、举报奖励等制度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、群众代表、相关业务专家参与案件办理及整改效果的监督检查。2021年以来,共开展公益诉讼公开听证13次。成立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队伍,将10名优秀党外人士纳入志愿者库,协助检察机关发现公益损害线索。认真落实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,聘请了2名检察官助理,积极借助“外脑”智慧为检察办案提供咨询帮助。
南昌市红谷滩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院举报电话:0791-83762000 全国统一举报电话:12309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